青少年应怎样健康成长?政治方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3:32:53
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广州出现了“御宅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呆在家里足不出户,在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上网看动漫、玩游戏,或者爱好收集物品。他们不喜欢接触社会,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严重的不与父母谈话、沟通。
“御宅族”一词由日文“奥托库”翻译而来,其含意特指日本当今社会有一族不学习、不工作的青年,成了寄居蟹似的啃老族群。这一族青年整日沉迷网络游戏、电子动漫,基本不出门,他们没有理想,没有抱负,糊里糊涂,但对网络世界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狂爱到极致而无法自拔。“御宅族”这一种社会现象,其实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日本,一直被主流文化排斥,如今这股汹涌的“御宅族”文化,已开始在中国播散,令人不得不担忧。
青少年本该是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可为什么他们却宁愿选择每天窝在家里的生活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是中国独生子女最早的一代,是被家里过度溺爱的一代。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独生子女,在社会上不可能总得到特权,一旦独立面对社会,他们会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在家里很“行得通”的那套处事方式在社会上完全行不通,过去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脱离家庭后便荡然无存,根本没有谁会迁就他们,特别眷顾他们,所以他们不愿意融入社会,只想活在自己的虚幻世界里。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溺爱,把他们奉为“掌上明珠”,当成“皇帝”和“公主”来对待,是“御宅族”滋生的温床,是他们心安理得成为永远长不大或不愿长大的啃老族的根本原因。
“御宅族”大多数从小不得不生活在孤单中,这也是他们在与人交流时产生反感或害怕的原因之一。他们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陪伴他们成长;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那一扇扇防盗门成为阻碍他们与人沟通的高墙,怎么翻也翻不过;父母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他们,与他们沟通,再加上从小便教育他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能自己跑出去玩”等,使他们对陌生人、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极强的防御心理,不愿轻易和陌生人接触。这种从小就经常独自呆在家里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养成了孤单、“恋宅”的习惯。
另外,现代网络也是产生“御宅族”的重要原因,网络成为这一群孤单、迷茫、困惑青少年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在网络世界里有一群和他们“同病相怜”的知音人陪伴他们,他们既“同病相怜”也“志趣相投”,很容易在这虚幻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