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为何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02:36
按初三政治内容方面答

第一,能够有效地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社会公正有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二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相应地,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问题,一是有助于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有助于消除贫困现象,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二是有助于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二,可以推动经济持续而健康地发展。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最有效的动力。目前我国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加起来的比例大约在80%以上,这造成了整个社会的购买力降低,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重视并努力改善民生问题,可以让低收入者的收入普遍提高,可以增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使更多社会成员的购买力明显提升,从而有效持续地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社会问题,但只要社会问题被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社会就能实现安全运行。我国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社会问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多集中在与基本民生相关的领域。不可否认,中国目前的民生状况不容乐观。例如,收入差距过大,居民的就业及住房问题不尽如人意,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水准较为低下等等。于是,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呈多发、高发、并发的态势,进而对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我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将其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第四,能够有效地防止改革和发展之间的背离。本来改革和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改革是为发展服务的,要为发展扫清障碍。但现在改革与发展之间却出现了某些背离的现象。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拥护发展,一提发展,人们往往会觉得要得到些什么,而提到改革却意味着似乎要失去些什么。这些年我们的改革,应当说有得有失。在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领域成绩显著,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民生领域的改革,比如,医疗制度的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就不容乐观。这为发展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如何让改革健康、稳定、持续地推行下去?关键的一条就是让它与民生有效地结合起来。改革一旦与民生结合起来,就打通了发展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