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影梅兰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3:32:21
我喜欢看戏剧,也很喜欢梅兰芳,更期待看梅兰芳这部电影.可是看了之后,我感觉到好失望好失望,电影把梅兰芳弄得像个懦夫似的,老是好象给人牵着牛鼻子走似的,而把邱三爷变成了英雄.我看过很多梅兰芳的故事,台上是女人,台下是男人.可是电影里只有在小日本的面前摆了个POSS,就又变回了女人,看了我真气!反而感觉邱三爷是真的艺术英雄.(本人看完电影之后,好不开心,上来随便写写!真的好气嘛.)
还有就是梅兰芳的老婆,电影里弄得梅兰芳的老婆就好象完全不支持梅兰芳去演出,也不会欣赏梅兰芳的艺术似的.简直就像只母老虎,动不动就发脾气.好小女人.说识大体.能看得出么? 气气气...

研究这个问题
首先需要知道优伶的历史。优伶从古代开始一直到那个年代,一直都被当做一种娱乐人的工具,知道近现代各种戏剧才逐渐演变为戏曲艺术,当时这完全是一门取乐的方式,是下里巴人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正由于优伶们常常被当做娱乐人的工具使用,他们的地位自然是十分低下的,被当做娱乐的方式,而不是人。
其次需要知道"扮女人的旦角"的由来。中国的封建传统是“男女授受不亲”,历来严禁女人涉足茶园、戏园。至清代不仅禁演夜戏,禁止女人出来看戏,更是多次明令禁止女伶登台演戏。康熙年间,以大清律令禁止女演员登台,哪里发现有女演员登台的,这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就要被撤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曾一度盛行“男旦”的根源。

这里的男旦,也就是梅兰芳在京剧中的角。作为一个顶级的旦角,梅兰芳在台上可以做到"比女人还女人",这除了他技法高超之外,内心也一定有柔美感性的有女性意识的一面,要知道这样的表演绝不仅仅是形,而更在于神,出于心而显于形。

弄清楚这两点以后,我们一起来看电影中的梅兰芳。导演是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梅兰芳呢?一个美的梅兰芳。从名字到他的表演,极其的柔美,这稍稍带有病态的美感正是一个男旦做到的极致。没有办法让梅兰芳在台下刚拿起大刀砍完日本鬼子,转而又去台上做顶级的男旦。就好像电影里的桥段:“戏外活得真,戏里才能真。”最好的例子就是邱三爷在别的地方看戏,看到有人演梅兰芳的戏,去批评,那个人当即翻脸,这样的戏里戏外的悬殊怎能早就出一个好的旦角?这更与电影开头梅兰芳与邱三爷通信的情节形成对照。导演想要表现的是一种柔弱的美,而这种柔弱之中又带着韧性,距离感。不难看出从小到大梅兰芳一直有着自己的坚持,从坚持入行,到不作男宠;从相识孟小冬到对日本人拒演,不是每一种力量都要表现得血脉贲张,热血沸腾;冬日里梅花的那种坚韧与拒人千里之外的淡漠又何尝不令人叹服。导演实际上将梅兰芳塑造成了一个艺术品,有人想保护他,有人想害他,有人想通过他获利,有人为他奉献,他仿佛与这一切都不相干,漠漠然的,他还是一件艺术品,美,这美好与任何人无关。几乎没有人进到他的心里去,孟小冬也只是因为在类似美感的表达上与他有了相通(一种兼具两性特质的个体,奇妙的美感的相通。不难发现,一个是男扮女的男,一个是女扮男的女,不过事实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