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化的探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24:35
请帮我总结下关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目的,对清政府的态度,结果,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还有这三种派系的相同点,不同点。谢谢!
50分应该对得起这么多问题,骗分的闪,希望答细1点,谢谢!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矛盾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其主要内容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70年代以后,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此外洋务派还进行了筹划海防,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活动。当然创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的主要目的,其他像创办民用工业、举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都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
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
1.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从洋务派中间分化出早期的维新派,其本质属性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其基本的主张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和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具体主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早期维新思想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为康有为等维新变法思想提供了来源,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付诸行动。
2. 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这一思想的产生。
要求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即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依据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依据是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