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和 马致远 在文学史上有什么贡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30:25
苏轼 和 马致远 在文学史上有什么贡献??? 在线===,不要太长的 (100-200字左右)

苏轼是著名的宋词豪放派诗人,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的著名篇章。
而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元曲作家,以写下《天净沙。秋思》而闻名。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作家,他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把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推向前进,使诗、文、词各方面的创作出现了高峰。其文学成就曾引起当代和世后学人的普遍重视。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陈维崧、查慎行等都是明显受他影响的作家。

马致远的成就主要在杂剧和散曲。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散文,不受文体形式的拘束,独具一格。他还擅长书法和绘画。苏轼对词的贡献尤其突出,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祖国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开创者。
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词的雅化上, 他不仅使词真正成为表现宋代世俗精神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把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世俗精神提高到了生命本体的高度,从而为宋代的世俗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正统,。
他空前地丰富了词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使词的风格多样化,升华了词的艺术品位,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在文学史上,苏轼对词的革新与贡献,是无人可比的。他的词创造了多种风格,除了传统的婉约清丽外,他的词或清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佳作极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