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阈电位暴发动作电位为什么会表现出肌细胞兴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13:48
RT!!!!

膜内负电位必须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时,才能在此段膜引发一次动作电位,这个临界值约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称为阈电位,外加刺激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这个强度称为阈强度。比阈强度弱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未能使静息电位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但它能引起该段膜中所含Na+通道的少量开放,这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称为局部反应。当再受刺激时容易达到阈电位产生兴奋,因而兴奋性升高又称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的特点是:

(1)它不是“全或无”的,在阈下刺激的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2)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但由于膜本身有电阻特性而膜内外都是电解质溶液,发生在膜的某一点的局部兴奋,可以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但随距离加大而迅速减小以至消失;这个局部兴奋所波及的范围在一般神经细胞膜上不超过数十乃至数百微米,称为电紧张性扩布。(3)局部兴奋是可以互相叠加的,当一处产生的局部兴奋由于电紧张性扩布致使邻近处的膜也出现程度较小的去极化,而该处又因另一刺激也产生了局部兴奋,二者叠加起来,以致有可能达到阈电位而引发一次动作电位,这称为兴奋的空间性总和。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发生叠加,这称为时间性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