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哪里有俞孔坚的《人民广场——都江堰(野草之美)》知道的好心人给提供个网址呗,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30:06
还有《田 人民景观叙事南北案例》的电子书,着急用啊!~~~~~~

都江堰人民广场、中山岐江公园、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黄岩永宁公园,都获得了国际奖项,分别有不同的主题,“民主景观”“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丰产的景观”“漂浮的花园”,怎样看待系列主题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这四个方案的外在形式上的变化是否受到了国际景观设计语境的影响?
YU:系列方案具有示范性的意义,解决的都是当前中国发生的重大问题。“漂浮的花园”黄岩永宁公园是关于生态防洪的,这一理念也可以用在长江黄河的防洪建设上,用生态的方式,而不是以破坏美与生态安全为巨大代价的传统的水利工程的方式来解决防洪问题;“丰产的景观”沈阳稻田的设计也具有示范作用,当时奥林匹克公园“田”的理念的提出在世界景观界中是轰动的,但是没能实现,沈阳稻田设计出来以后弥补了这一点。在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么少的土地、这么多大学校园侵占良田,用青草地做成花园,为什么不能把稻子设计成花园。我们的土地很不节约,如果用节约的方式来解决,既能保持地域文化,又能解决粮食生产的重大问题,公园、校园、成片的土地都可以或多或少这样做;“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解决的是当代工业遗产的问题,工厂要搬迁,污染地要治理,要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我们决定采用野草并保留生锈的厂房将其作为遗产,2006年4月18日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将发表《无锡建议》,提出工业遗产也是文物。岐江公园告诉大家如何尊重保留工业遗产,体现了“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野草既不需要浇水也不需要灌溉,野草的可持续概念在这里得到运用;“民主景观”即白话景观,都江堰人民广场是为普通人、普通市民而设计的,不是轴线的、一元化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人性,这里包括对水的设计也反映了普遍的人性,以前曾批判大广场,所以在这个方案中告诉人们如何改造大广场。这几个主题都是在中国城市化和人地关系危机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我的设计肯定有国际语境的影响,但不是模仿和照搬国外的东西,只能说具有现代性,而现代性是共同的,功能的需求自然会形成这样的设计语言,设计摆脱不了地域性,尤其是景观,永远是有地域性的。沈阳稻田是中国的,永远不可能跑到美国去,而且欧洲也没有稻田,岐江公园的红盒子是中国的,都江堰的鱼嘴也是中国的,不可能没有地域性,受国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将功能作为基础,尤其是对生态与人文的关注,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