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云外”的九天指的是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7:25:07

九天指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后来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
  《吕氏春秋·有始》曰: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正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
  另有一种解释: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疑似银河落九天”中的“九天”就应取此解。
  《孙子·形篇》:“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谓兵势难测。《淮南子·天文训》云:“天有九重”。《楚辞·天问》云:“圜则九重。”王逸注:“言天圜而九重。”此九天之为九重天也。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疑是银河落九天”句引征此典。
  《楚辞·天问》: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注:“九天,东方曰皞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天,中央钧天。皞一作昊;变一作栾,一作鸾。”
  又《太玄经》、《太清玉册》也有不同的记载。
  具体来说,在中外历史上,凡形容极高、极大、极广、极远的事物,几乎都用“九”来形容的。例如,天很高,便称“九天”、“九霄”、“九重天”;地很大,便称“九洲”、“九垓”,等等。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飚扬直上重霄九。”这里说的“重霄九”,便是指“上九天”、“九重天”。屈原写的《楚词》,内有《九歌·湘夫人》、《九章·袁郢》。北京天坛公园内,有一处专门为皇帝祭天用的建筑物,名唤“丘”,从栏杆到石块,都是以“九”代天的。比如,砌的石块也都以“九”为基数的。如九块、十八块、二十七块、三十六块……它的园心亭台先用九块石头围城,然后在外面都是用“九”的倍数去砌的。外面第一层三十六块(九的四倍),然后就是四十五块、五十四块,一直砌到九九八十一块为止,这就代表了最高处,即九重天。
  除天与地用“九”形容以外,还有许多高、大、难的事物也是用“九”来形容的。如皇帝镌“九鼎”,佛教设“九喻”,人生遇到大的灾难叫“九死一生”,死后又称“九泉之下”。
  用“九”代天的说法,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如但丁写《神曲》,就有“九曲天”、“火球天”、“月球天”,直到最高一层“水晶天”为止。
  第一重日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