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20:14:22
“名教与自然”里的名教指的是什么?只需要解释“名教”的意思就可以了

董仲舒倡导审察名号,教化万民。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立为名分,定为名目,号为名节,制为功名,用它对百姓进行教化。称“以名为教”。其内容主要就是三纲五常。但“名教”这个词的出现是在魏晋时期,用来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魏晋时期围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展开了论辩。王弼糅老庄思想于儒,认为名教出于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晋郭象则认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后,名教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中,“名教”具体是什么意思?

名教之说法见于汉晋之间,在当时即指礼法之士所谓的道德规范。名教一词,在陶渊明那儿就成了“名道。“百年归丘陇,用此空名道”。不可能用几句话简单描述这一复杂的问题,只能这样了,鲁迅说得最简要,魏晋以孝治天下,那是因为曹魏篡汉、司马氏篡魏,所以不能说“忠”了,在阮籍生活的年代,虚伪的以孝治天下,便是名教的核心。鲁迅那篇《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及酒之关系》说的很清楚的,仔细读就可以体会。现在没有谁能比鲁迅先生讲得更透彻了。呵呵
记得我是先从余秋雨的散文中知道有“越名教而任自然”这句话的。
然后我看了《世说新语》,上面有很多“越名教”的例子,相当有趣,尤其是竹林七贤。
后来我看曹聚仁的《学术思想随笔》知道了此名教实际上与传统儒家很近,与公孙龙子的名教根本不是一回事。
后来读到鲁迅《魏晋风度》那篇讲稿以及汤用彤关于魏晋的一些论稿,现在才能说是知道皮毛。唐长孺的魏晋论稿现在没有找到,看过之后可能还会有深一点的理解。
这只是我了解“名教”的过程。可是让我说“名教”是什么还是说不清楚,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