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各派哲学书是不是对人有害?我现在感觉各种观点各种矛盾汇集在脑袋里 有点受不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13:54
大约几天前我无意中发现一些哲学相关的内容 一下对其陷入痴迷状态 一口气读了很多哲学书 有尼采 黑格尔 弗洛伊德等 导致脑袋乱糟糟的 心情压抑

压抑就对了,这是一种做哲学研究所必须的心态。如果你想以后做研究的话,尝试着从乏味的日常生活中脱身而出吧,为永恒而思考,赋予你的生命以新的意义。如果不想,尽快抽身,恢复日常理性,否则会影响你走上社会,做正常的人际交流。当然,你也可以在二者之间选择一个平衡,中庸。

这里补充解释一下:黑格尔的的古典理性哲学与尼采的的感性哲学(不得不说,尼采是一个及其特殊的德国人,他生命的开始就背离的他所生活环境下的传统)以及心理分析阅读理解并且接受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是大相径庭的,这也就导致你现在心理的混乱,不过这并无害处,每个人的心理从深层次来说都是无序和杂乱无章的,你将它们提升上了意识境界,这一个好时候,稍微坚持一下,继续一个人阅读,你会对某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会突破压抑和陈旧的观念。

我的QQ是:235652014,我很乐意为你解答,我很久没有遇见能对哲学痴迷的人了,鼓励一下,呵呵!

人思考哲学是因为遭遇虚无,在具体的世界里找不到爱,感到痛苦、空虚。哲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远来看每个人都必将遇到这些问题。但在一个具体的时间点来看,不是每个人都处在有这样的问题的状态中,只有少部分人处在有这样的问题的状态中,这些人有必要思考哲学,也只有这些人真正有动力去思考哲学。所以,如果你真的有很大兴趣去研究哲学,说明你有痛苦,哪怕是隐藏在内心深处连你自己都还暂时没察觉到的痛苦。如果你目前真的没什么痛苦,那么你会专注于具体世界的种种事务,即使你出于好奇或求知欲想简单了解一下哲学这个东西,你也不会有动力去深究它,而且很难真正理解它。
如果真的对哲学有兴趣,通常应先读哲学史(读哲学史之前如果能先找本写得好的入门级教材读读就更好),再找其中你感兴趣的大家的代表作去读。通常,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尼采的《权力意志》、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三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哲学史上的学派,时间越靠后的应该比更古的学派的学说先进。因为后人总是在理解了前人的思想的基础上来思考和改进的。能被写入哲学史,说明他的改进至少被很多人认为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一点也并不绝对。如果你真的能发现古人的某种思想比后来历代批判他的思想都先进,而且你又是正确的,能说出道理,那你就是大家了。
哲学的书是要细读深思的,囫囵吞枣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