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原则在认识论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1:49:38
简述唯物主义原则在认识论中的应用....
急求‘‘
谢谢!

唯物主义原则: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
1.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屏弃错误的思想意识.
2.看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主观符合客观.
认识论中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即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思想,行动和体现出的精神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认识可以积极能动的反映客观事物,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相结合,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把事物的发展向前推进,就是坚持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二十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论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史因素辩证地结合起来,从劳动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相分化的标志,又是推动主客体不断实现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与根本思想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社会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性因素。这种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和文化的世界。人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社会传递物,使人们反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不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方式,一代代的继承和发展着,每一代人都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对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由实践决定的。

(二十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彻于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