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新 在哪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31: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道路的指导理论。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这一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思想在经济指导理论领域一直走在了前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动态变革不断深化,我们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论创新,保持了思想的统一性、时代

  1.收入分配的社会主体进一步得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日益得到完善,利益群体也日益多元化,如何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加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是确认新的社会分配主体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先确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利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对收入分配主体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这一崭新的论断,充分肯定了社会各阶层包括新兴阶层对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淡化了阶层的观念,打破了观念里的成见,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都团结和凝聚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他们作为社会分配主体的地位都得到了完整承认。这一新的认识,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大潮流,鼓励了多元化的从业和创业取向,在"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样的前提下,将各阶层的社会活动统一起来,对"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