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我系统的介绍一下迎春杯、希望杯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5:26:28
请大家帮我系统的介绍一下迎春杯、希望杯是怎么回事?谢谢
希望全面一点,我很不了解
大段粘贴不行的,就您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就可以

“迎春杯”开始于1984年,首届杯赛是由北京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研究部主持,由北京市数学会协助,中小学数学教学报承办,当年参赛人数有200人左右。此后“迎春杯”每一年举行一次。

随着杯赛声誉越来越高,参加“迎春杯”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杯赛的获奖者受到了重点中学的关注。

1998年北京市小学升中学开始实施“电脑派位”,即就近入学。没有了考试,各学校想招生缺少了硬指标,“迎春杯”恰巧弥补了这个空缺,很多学校在招生时开始以“迎春杯”的获奖情况作为选拔优秀生源的主要指标之一。随着参加杯赛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学对“迎春杯”的奖项也是“水涨船高”,最初几年在杯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升入重点中学,近两年似乎只有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才能比较有把握地被重点中学录取。

2001年,“迎春杯”数学竞赛更名为“迎春杯数学科普日”。2002年,“迎春杯”增加了团体奖项,并于2003年新增了参与奖,这些变化使得“迎春杯”的获奖面大大地提高了,2003年达到了90%,但是由于增加了团体奖项,使得“迎春杯”的获奖者水平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随着杯赛的发展,“迎春杯”越来越多与升学挂钩,背负起了本不该由杯赛承担的“功利包袱”。为了弱化“迎春杯”的这项功能,2004年1月5日,组办方决定该届杯赛只出题不评奖(本报2004年2月5日曾刊登《“迎春杯”挽歌》)。

2005年,北京市教委不再作为“迎春杯”的主办方,杯赛开始成为一个民间竞赛,但是由于杯赛主办方没有获得市教委的批准,于2005年1月4日(杯赛初赛结束两天)被叫停。

这一邀请赛自199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行了十多届。10多年来,主办单位始终坚持比赛面向多数学校、多数学生,从命题、评奖到组织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围绕着一个宗旨: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这一活动只涉及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不涉及初三、高三,不与奥赛重复,不与中考、高考挂钩,不增加师生负担,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该竞赛一直受到原国家教委的肯定,并被列入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名单中,同时愈来愈多的数学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