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和飞弹的具体杀伤范围究竟有多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32:05

当然要看是那个国家生产的,还有是多少颗啊!
核武器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的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造成杀伤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它们在核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份额,取决于核武器的类型和爆点的环境条件。通常原子弹空中爆炸时,冲击波约占总能量的50%,光辐射约占35%,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氢弹空中爆炸时,冲击波与光辐射的总份额有所增加,而放射性沾染的份额则减少,增减额随聚变-裂变比的不同而异。增强某种效应的核武器,该种杀伤破坏因素的份额就大大增高。无论哪种核武器爆炸,电磁脉冲的能量份额都很小,但对电子和电气设备等目标的破坏作用却很
核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气团以极高的速度向外膨胀,猛烈压缩和推动周围介质所产生的高压脉冲波。其特性与传播规律和普通炸药爆炸的冲击波相似,但其超压和动压值比普通炸药爆炸时大得多,作用时间也长得多,当压力恢复到正常值以后,还有较明显的负压作用期。衡量冲击波杀伤破坏能力的主要参数是超压、动压(帕斯卡)和正压作用时间(秒)。当量为万吨以上的核弹在空中和地面爆炸时,冲击波是在较大范围内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主要因素。它作用于地面形成的地内压缩波和地震波,对爆心投影点附近地面和地下目标有很大破坏力。触地或浅地下爆炸形成弹坑的过程,也会对地下目标造成严重破坏。核弹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可摧毁水中舰艇和设施。冲击波对目标的杀伤破坏效应有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效应主要是超压的挤压和动压的撞击所致:人员受挤压、摔掷会发生内脏损伤和外伤;物体被挤压、推动或抛掷会变形和毁坏。间接效应是被受冲击波破坏的物体打击而间接造成的。

核弹还分原子弹还是氢弹
一般情况下,一颗原子弹可以毁灭一座中型城市,使城市中85%的建筑毁坏,如果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可以使其人口死亡60%。

飞弹就是导弹的另一种叫法.在台湾省一般叫飞弹,在中国大陆叫作导弹.
导弹最终伤害值 =导弹伤害 x (目标信号半径/导弹爆炸半径) x e ^ [-1x(目标速度 - 导弹爆炸速度)^2/(1500^2)]
"^"是幂运算符 "e"是数学常数

文字说明:通俗的来说,导弹爆炸速度越大,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