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派,临江派,骈俪派代表作家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59:58

1.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等。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他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沈□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沈璟等人与汤显祖于万历年间曾经在创作方法上有过一场为时不短的激烈争论。由于吴江派的革新主张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因此,这种革新的影响和意义就远逊于临川派,甚至为后人诟病。

  2临川派代表作家汤显祖,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人。但他们大多只继承汤显祖的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往往忽略其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

  (1)吴炳:

  江苏宜兴人,中进士后为江西提学副使,明亡时被俘,绝食死。著《粲花斋五种曲》,如《绿牡丹》、《疗妒羹》、《画中人》等,全写爱情婚姻题材,企图写出男女真情,颂扬情的力量,但并未正面描写爱情与礼教的冲突,更没有展开对扼杀男女爱情的程朱理学的批判,大多摆脱不了才子佳人恋爱、小人从中捣乱的俗套,过多纠缠于误会与错认。

  (2)孟称舜:

  《娇红记》为一著名悲剧,写王娇娘与申纯相爱、双双殉情而死的故事,用白描手法,传情写态,真切感人。

  (3)阮大铖:

  安徽桐城人。明末为光禄寺卿,附魏阉,品行卑污,人号之“阮髯”。但有才情,诗文词曲俱佳。
  3、骈俪派:

  【此派提法,采自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艳品”一目,其评语云:“骈俪之法,本于《玉玦》。”王骥德《曲律》称为文词派,吕天成《曲品》称为“骈绮派”,王世贞《曲藻》以之为吴中扔,近人吴梅以之为昆山派,云:“有明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江、临川、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