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评一下我这篇文章,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0:43:17
最近,抛开了网游的愚昧,闲游于各网站上,无意间发现一篇谈论关于中西差异的文章,读罢,使我感触颇深,特别是那句话——"中国的家庭教导孩子将来如何找份好的工作,而西方大多数的家庭却注重培养孩子如何成为成功的老板".对于此话,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分析一下: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都希望我们能找到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而非做一个日入过万的老板?恐怕他们是认为我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为呢?恐怕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根源就在这.
科学文化知识是要通过教育来传授的,而问题就出于教育上.
众所周知,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力图通过科教兴国战略来振兴中华.事实上,个人认为,九年义务教育给学生带上了精神上的脚镣,它限制了学生的兴趣,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依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将一些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强硬地"关"在学校里,还不如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平日再适时地补充一些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让他们跟随兴趣发展的同时,文化素质也得到提升.
只要我们都报着报效祖国的大志,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就会自觉地从多方面汲取知识,使自己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从而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请各位点评一下我这篇文章
毕竟我年纪还不算大,有些地方我可能考虑得不周全,请高手们提出。
如果有什么有力的反驳,也可一并提出

谢谢

中西方处世的角度不同而已。
中国人喜欢从底线考虑,也就是说中国家长期望孩子至少找一个好工作。找到工作并不是终点,而是基本要做到的。
而外国人喜欢从上线考虑,他们的家长会给孩子设立一个顶点,教导他们一生都要独立,要追求那个顶点,就算失败你也要有那个过程。

这就是中西方的差距。以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外国的),说男孩子家要搬家了,十分不舍住对面的女孩子,他暗恋她,他妈就和他一起亲手做了个蛋糕送人家。要是在中国早被父母训的体无完肤,被盖上早恋的帽子了。唉,这就是差距呀:'(

最后一段最好不要写你的号召语,那样太老套了,没有新意,最佳用一句名言或对偶句,可以让文章更生动,更有味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