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中心思想重点理念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1:08:35
我认为是因果轮回
我只是想知道真理,那个贯穿一切的终极法则规律,佛性阿赖耶识 究竟是什么?你知道吗?不是想解脱 只是想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真理罢了
其实不需要涅磐我们本身就能做到自有永有不生不灭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阿赖耶识 这个自有永有的真心 什么是轮回?就是没有最初的开始和最末的结束 因为是轮回 一个圆而不是有始有终的直线 上一个的结束就是下一个的开始 如同水-冰-气形态变了 但本质不变 我们变人变鬼形态变了但“我”还是“我” 从科学上来说,我们每七年全身的细胞会死亡更新一批 那么从某种程度来讲 7年前的你已经不是你了 但是“你”一直都在啊! 再扩大一步说,上一秒的你已经不是你 你只存在于现在 不停更新中 过去的无法追忆 未来的还未看见 “我”自有永有的存在于“现在” 并不会真正消逝
轮回因果存在于每个事物现象中 以前我把它视为真理 但是听说了涅磐能超脱轮回 那么轮回并不是真正的能够贯彻一切的规律喽?对佛祖无效 那么那个真正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还是说超脱的那个轮回仅仅是说六道轮回 并不是说另一个含义的轮回?
1000字超过了 上图

佛教中心思想应为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执以为实,认假作真,而起诸妄想,或求长生不老,或徒务粉饰色身,不识‘亘古不变’,仍不免‘刹那生变’,无常者,乃是世间之自然法则,此方是‘真常’。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于一切境,随遇而安,在悲智双运中,得见生命之究竟义。想得到幸福,就要从真理下手。真理要从心下手,心要从悟下手。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能观照就有大慈悲心,因为能观照无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一旦失去什么,就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你知道——这就是无常。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意指世间诸法,无论有为、无为,皆是缘起幻有,并无恒常不变、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世尊殷勤嘱咐:应于二六时中观照‘无我、无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绪、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见‘我’无从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对立,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执,方可觅得真我。唯有了知无我,始能与世界和平共处。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若离开涅盘思想,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只能称之为劝善,不能体会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奥义(非因非果,不是无因无果,莫错会)。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盘为死亡,此乃严重之误解。倘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劫轮回之苦,乃受业力所牵,作不得主。唯有佛陀为究竟涅盘,以其死即不复再生,不生则不灭,盖已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此乃称为佛教最可贵之处。
  三法印同时也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以及其他宗教所较不同之处。佛教许多方面承袭或相似于婆罗门教,如禅定、苦行等,但三法印即是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不同处,三法印为佛教自身所创。此外,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价值,与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允许在谨守三法印的价值与教义上,对其他方面进行方便性变动、改变、变化,即是不违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种方式传教、修行,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