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古代有哪些代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4:01:01
比如塞垣、虏障、长堑等等。越多越详细越好!谢了!

长城 这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长城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或形式和墙体相近、防御性质和墙体一样的防御建筑。“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方城 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 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 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 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 壕堑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 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好大一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