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25:55
高速公路高边坡滑坡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根据国电大武口电厂灰场公路滑坡的地质勘探报告,分析了高边坡滑坡形成的原因,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
计算,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主,辅以注浆、排水的边坡治理方案,并对防护参数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高边坡,滑坡,预应力锚索,注浆
中图分类号:U417文献标识码:A
本滑坡位于大武口电厂灰场公路K3+060~K3+360段,地
处贺兰山腹地。平面形态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线路平行,长约
300 m,短轴长150 m,面积约为45 000 m2,总方量达50×104m3,
为大型滑坡,于建成1年后发生蠕滑迹象,前缘已形成滑坡舌,目
前为尚处于临界稳定状态的古滑动体。
1 高边坡滑坡成因分析
1.1 滑坡弱面分析
该滑坡体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砂性土,厚度0.5 m~1.5 m;
下部为白垩统馆头组全、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埋深4.2 m~
23.8 m;局部见强、弱风化安山玄武岩,埋深3.3 m~12.5 m。滑
坡区节理裂隙极发育,且节理裂隙的倾角较陡,倾向与边坡坡向
大致相近,各钻孔中均见胶结性差,断层泥发育的断裂构造破碎
带,而陡倾角节理裂隙往往成为地表水体下渗的通道,在雨季时,
断裂构造破碎带底部较完整的基岩成为相对隔水层,从而导致上
覆土层滑动。
1.2 地表水的影响
滑坡区范围属季风型气候,夏季雨水多,瞬时雨量大,山地汇
水大,而滑坡体范围内几乎无植被,地表水的渗入使土体快速增
重,软化了滑移构造破碎带,而地下水在滑动带上的渗流作用,使
滑动面的抗滑力明显下降,从而诱发滑坡的产生。
1.3 人工开挖扰动影响
在山坡坡脚(滑坡体前缘),由于人类建房等的开挖,形成人
工边坡,坡高一般在3 m~5 m,局部达8 m~10 m,且坡角多大于
70°,使前缘坡脚处于临空状态,山体平衡遭到人为破坏,易诱发
山体产生局部滑移。
1.4 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滑坡体重度值采用土岩平均重度22 kN/m3,滑动带的粘聚
力C和内摩擦角?根据现场测定而得,综合分析取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