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大电路,我理解的正确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39:57
如图,我的问题是关于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的原理,不知对不对,再次求教高人。

我对放大电路的原理是这样理解的,首先在静态下,电源EC对电容充电,将电容的电压冲到与基级相等的时候,这时直流电被阻隔,三极管工作在静态工作点附近,这时交流信号正半周也向电容充电,使得电容的电压高于那个节点的电压,使得电容高出的电压部分对管子的基级放电,这样管子的集电极电流被放大贝塔倍,在我理解实际上就是是管子的电阻变小了,也就是Uce变小了,这样集电极傍边的电容点要高于原来的那个节点电压,使得电容对外放电,放电电流经过管子流过负载。

在电流的副半周,由于信号源负端吧电容的电流抽走了一部分使得电容电压下降,这使得基级的那个节点对电容充电,这就减小了基级的电流,使得Uce变大,这样就使得集电极电压对电容进一步充电,这个充电电流流过了负载,从而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我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高人指点我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我很不理解,就是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与输出电阻,一个很大的疑问是,例如C1上面一点的那个电阻的问题(简称RB1),按照书的话,信号源所带动的电阻,那是RB1和基区电阻的并联值,我就搞不懂了,信号穿过电容根本没有经过RB1,它所带动的负载只是基区电阻而已,我想知道他为什么那没说,怎么样去分析,输出电阻也是一回事,哪位高人费个功夫回答一下,我加分,谢谢了。
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信号源所带动的负载是RB1和rbe的并联值呢?要怎么样的去分析呢?我怎么看信号源电流也不会流过RB1啊,实在是匪夷所思。
很不好意思,我真是太笨了,如图,我之所以认为信号源电流只流经BE级的原因是---建立在直流和交流同时工作的基础上的,以此为基础不难理解,信号源穿过电容C1时,到达基区节点时,是不可能还往RB的方向流的,原因很简单,电源的电动势与信号源的电动势方向相反而且远远高于信号源电压,信号源怎么可能流过Rb呢?
如果分析交流通路时,人为的将电源换个方向,那么这一切都能对上号了,但是那样有意义吗,实际上的信号源所带动的负载不就只能是基区电阻吗?

利用电压叠加原理
(1)该电路中有两个电压源,一个是直流的Ec,另一个是交流信号源Ui
(2)单独分析Ui响应的时候,根据电压叠加原理,直流源Ec可以从电路中移除,同时短路线代替Ec,也就是说:将电源Ec短路
(3)Ec接地短路后,RB1就和rbe并联了

输入电阻指的是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电阻,对于多级放大电路,指的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而第一级的输入电阻不就是在交流时的等效电阻,你等效一下,就是上边的Rb1与rbe并联的等效电阻,其中rbe=300+(1+贝塔)*26mv/Ieq
输出电阻是最后一级的等效电阻,就是最后的去掉负载从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分析输入输出电阻,要借助交流等效电路分析,简单的说就是要把VCC和GND电容用线连起来,其中的原理教材上应该有。那样的话输入电阻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是RB1和基区电阻的并联值。

你对交流放大器的理解基本是对的,你说的RB1是T1的上偏置电阻,它决定了T1的直流工作点。为什么交流信号也经过RB1呢?书中有一句话你可能没注意,“电源对交流而言,视同短路。”在分析交流电路时,你试将+Ucc与地短路(这是想象中的短路,不是实际的短路),再看RB1和rbe是不是并联呢?

楼主不太开窍:
实际上的信号源所带动的负载也是Rbe和Rb的并联,否则费那么大的劲把它等效干吗?直接用Rbe不得了吗!费那么大劲把它等效的目的不就是想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情况吗?

电路中RB1与晶体管基极-发射极构成电路,当信号源从正到负发生变化基极电位随之改变,RB1的两端随着电位的变动造成电流也随之变动。
电路中RC与集电极-发射极引成回路。当输入信号化生变化集电极的电流随对应变化,这造成RC两端的电位对应变化,RC上的电流也对应变化。
电路的放大就在变微小的电流变化中发生。所以书中称RB1为基极负载电阻称RC为集电极负载电阻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