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下崽怎样护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26:17

一、过好仔猪出生关
1、仔猪过好出生关首先要从母猪开始。因为初生仔猪几乎没有免疫力、抗病力。所以要用无毒、无刺激性、无腐蚀性、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如“百胜”做好产房和临产母猪体表的消毒工作。在母猪怀孕的最后一月,要给予母猪充分的营养,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活力。母猪产前7天和产后7天是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用“利高44”,提高母猪的抗病能力与泌乳量。在母猪产子后8小时内注射得米先10-20ml,清除母猪的体内有害菌,消除产房受到细菌感染的风险,提高母猪的泌乳功能,以满足初生仔猪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在产子前或产子时注射律胎素,防治母猪产程过长综合症,缩短产仔时间,减少难产和死胎现象,促使仔猪获得平均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高度一致性好,仔猪的免疫力、抗病力就高,再给仔猪注射疫苗效果就好。为达成仔猪最高成活率和增重打下扎实的基础。
2、加强初生仔猪的护理。母猪分娩时应加强值班工作,仔猪产出后要及时清除仔猪口鼻及身体上的粘液,剪断脐带并进行断端消毒,及时移到温暖干燥的保温箱或红外线灯下,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垂体和下丘脑的反应能力以及神经传导结构机能较低,因此,仔猪调节体温的应激能力差,且行动呆滞、迟缓,在寒冷环境中易被冻僵、压死,故应注意加强保温和防压工作。1—3天保证仔猪活动范围的温度在30℃--35℃,以后每周下降2--3℃,断奶时升至25--28℃,至60日龄时保持在18--20℃。有专家报道,温度每下降1℃,仔猪发生黄、白痢的可能性就上升1%--2%,仔猪刚出生时管理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防止被母猪压死。
3、做好剪齿、断尾工作:仔猪尖锐的犬齿往往容易咬伤或刺伤母猪的乳头或仔猪的面颊,引起细菌感染。防治的方法是剪齿。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消毒的平钳剪将上下颚两边、每边两个犬齿剪净或剪短二分之一,注意动作要准确,切面要平整,勿伤害齿龈部位。高密度大群饲养肉猪,猪只最易咬尾巴,发生咬尾的原因非常复杂,防止的有效方法就是断尾。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用专用剪尾钳直接剪断后消毒止血或用钝型钢丝钳在尾的下1/3处连续钳两次,把尾骨和尾肌都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压断,皮肤压成沟,钳后7—10天尾巴即会干脱。
4、让仔猪及时吃到初乳并做好定奶工作:初生的仔猪肠道是“开放的”,母猪初乳中的免疫蛋白仔猪不经消化就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