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尊师重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0:02:07
最近参加一个计算机的辅导班,课后我问老师一个学术问题,就因为用了"你",他就不予理睬,我完全没有轻蔑他的意思,我也不会轻蔑任何人,任何阶层的人,只要是靠劳动生活的就不存在被轻蔑,后来他说你叫李老师我就告诉你,话语间有着十分浓重的八股问道,我只是一笑便走了.
多年来,我一直受着良好的教育,也出国到欧洲,我很崇尚国外的平等自由,但我也知道中国毕竟是中国,他虽说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还是优大于弊,说白了,什么孔孟之道,除非是搞政治的,宣扬一下还在情理中,它不过是一种束缚国民的一种思想,我们老百姓就不要拿这样的东西在禁锢我们自己了,不要当愚民.哪种思想利于统治这个国家,哪种思想就是好的.
在中国,老师一直是个叫人尊敬的职业,可尊敬不是孝敬,在古代老师是没有收学费的,只要过节的时候给老师家里送些东西便是了,那时候怎么尊怎么重都是不足为过,可当代的老师早已不是过去,正确的讲老师是一个服务行业,你教书是靠它吃饭,不是你有多伟大,甚至跟伟大一丁点的边都沾不上,你每个月拿着同学父母的钱,还要装着B,是不是有点可笑了,是谁在养活你们?为什么不实事求是的正视呢,神化自己你遍是神了吗,60年前新中国成立了,但它还不算彻底的新,一直陈旧的封建思想尤存,它是完全不利于中国的进步的,就像爬在树上的一只满身是癞的虫子,发着臭,叫人恶心,吸食着树的营养。
我,也有很尊敬的老师,是我初中的一位女老师,但我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只要你认真对待别人,你就会被尊敬,根老师不老师没有一点关系,如果我叫你爷爷,心里却喊着孙子,那样的感觉好的话,当然也就无所谓了,我说过现在的教育应该叫服务行业,感谢与尊敬完全是人在起作用,不是教育在起作用,不是老师在起作用,超市也是服务行业,那是不是我们在用从超市买来的东西的时候也要无限的感恩呢?
人要看未来,要接受新鲜的事物,中国人更要从糟糠之中走出来,老师是别人叫的,不是老师自己叫的,老师们请自重,尊师重道与中国宣扬的含蓄及其矛盾,年代早已不是那个年,老师也早已不是那个老师。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但请理智,泼妇骂街就请免了。
问题补充:请记住老师是一种职业,不是志愿者.
1楼的请先看明白文章,看都没看明白,别说别人,对你自己都不尊重,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说实话,尊师重道只适合于某些人,比如说吧,有的老师人品好,有人尊敬,而同时,也有不少校园凶杀案,杀的就是老师,再看看现在的学校,尊敬老师的学生能有多少啊,现在的学生一个个拽得要死呢,我就特不喜欢当老师,我怕被学生背地里骂啊
另外,楼主开头故事里的那位老师,我想他是不是有阶级思想啊?还是死爱面子啊?说到底中国人就是有这个弊病,猜疑,死要面子,还有就是阶级封建观念
类似于门当户对那种,古人遗传下来的美德已经丧失很多了,不止是教师这个行业,各行各业都有!感觉已经深入骨髓了

尊师重道不经想起的是程门立雪。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尊师重道的范例。
分析程门立雪的背景和社会环境。首先,杨时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尽管对于此段叙述的简洁,也能看出当是时程颐两兄弟的盛名及对当事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旅途的莫大影响。对己对社会有如此重大贡献的老师尊敬之意不可谓不深。其次,社会大背景下,师者何为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可称为得道者、大行者,没有五斗米工资而且社会地位低,只为明其目醒其心,这就是师道,智慧和交情并于其中。逢年过节学生都会去拜会恩师,经济条件好的会主动给恩师送点东西。如此如此,怎能不尊师重道呢。
可是如今,教师并没有那么神圣,一般都不可谓得道者、大行者,有着不错的工资,申请着不错的经费项目,社会地位较高,师道也大减,且不挑良莠不齐说事,光智慧交情并其中也难做到,只是照本科普知识,与其很多时候感谢某个老师,不如说感谢介绍该知识的某本书。教师这行业早已俨然一服务行业。一个教师俨然会优先选择地方条件好、工资条件高的地方教学,也可以为了大笔的安家费果断跳槽。所以教师该放低心态了。
有点极端了称其为服务行业,不过既然说到服务,服务有好好坏,对于坏的服务及其坏的人品,咒骂谈不上责问该有吧。提提孔孟之道吧,不要抛弃前面的社会背景,而且那时社会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