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不知,而不温 ,不亦君子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2:32:50
六年级语文 人教版 下册 十分钟掌控课堂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

意思: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一章。这一章的前两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很熟悉。这一句,可能不太熟悉。这一句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不被别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甚至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是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的,人们常会因此而恼怒、不快,怨天尤人。这里孔子则要求能“人不知而不愠”。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人们不理解,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作为吗?(君子:古代指品德高尚的人)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难道不是君子的行为吗?

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不是有道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