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乎其所不睹,戒慎乎其所不闻。”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33:40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出自:《礼记·中庸》 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这是中庸里面的第一段中的话。意思就是: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更需谨慎、小心。就是说君子修身,是时时刻刻的事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此段翻译联系上下文理解:
中庸第一段是:
第一章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