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读书使用泉州腔的闽南语被说像漳州腔的同学歧视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8:55:02
还有泉州第四套的城府音为什么那么像漳州腔;像我口音的隔壁镇的同学为什么个别词汇又不一样

那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本身都是闽南语有什么歧视不歧视的...那人真太自以为是、小看人了.鄙视他.在外地能有同乡人,说用样的话那种感觉就是亲啊...
在龙岩有些城镇里面的村都说不一样的语言.连隔壁村都没办法用本土语言来沟通...

人家赵本山宋丹丹用河南口音演小品,他们怎么还看得这么爽阿,MD,叫他们来泉州让我们歧视,各个地方的方言口音都不同,谁叫我们这里这么多山。别放心上!

泉州话的形成要早于漳州话的形成

闽南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三摆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征蛮佮避乱:
第一摆:第四世纪晋朝人移居闽→泉州话的形成
五胡乱华时期(304-439),异族入侵中原,伫西晋永嘉二年(308)的时阵,中原的「衣冠八族」(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开始避难到福建的泉州一带,in1共上古汉语(比如,有身、新妇、斟酌、鼎、箸、失礼)顺sua3带过来,后来成做「泉州话」。所以「泉州话」就是第三、四世纪的中原音参「吴楚方言」(比如,水薸(phio5)、手ng2、鲎hia)佮当地的「越语」(比如,loo3(高)、san2(瘦)、lim(饮)、hiu3(洒))滥做伙而成的,这就是「白话音」主要的来源,伊比「读书音」较早。
第二摆:第七世纪陈政、陈元光父囝屯垦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福建泉州佮广东潮州之间「蛮獠啸乱」,朝廷派河南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接近安徽省)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南下平乱,平乱了后屯兵伫即马的漳州一带,即批人带来七世纪的中古汉语。
第三摆:第九世纪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亦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三兄弟统治漳州→漳州话的形成
唐朝末年,中国发生「黄巢之乱」(878),朝廷派河南固始县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南下平乱,平乱了后王潮被封做福建威武军节度使。即批人阁带来九世纪的中原汉语。
前后即两批的移民大多数是河南光州固始人,in用固始的方言教福建人读四书五经,后来成做「漳州话」,这就是「读书音」主要的来源。伊保存了真济唐朝人读册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