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关于夏侯阳算经的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2:24:14
求关于夏侯阳算经的介绍,作者资料

尽量详细,不要其它资料糊弄人(最恨根本与主题无关资料)

三卷(永乐大典本)案《隋·书经籍志》有夏侯阳《算经》二卷,《唐·艺文志》列夏侯阳《算经》一卷,而直斋《书录解题》载元丰京监本乃云三卷,盖传宜互有分合,故卷帙各异,然皆不言阳为何代人。考《唐志》载是书为甄鸾注,则当在甄鸾之前。而此本载阳自序有云,《五曹》、《孙子》述作滋多,甄鸾、刘徽为之详释。书内又称宋元嘉二年徐受重铸铜斛,至梁大同元年甄鸾校之,则又似在甄鸾后。其辨度量衡云,在京诸司及诸州各给称尺、并五尺度、斗、升、合等样,皆铜为之。仓库令诸量函所在官造,大者五斛,中者三斛,小者一斛,以铁为缘,勘平印书,然后给用。又《课租庸调章》称,赋役令论步数,不等章称杂令由令之属,亦皆据隋制言之,尤不可解。疑传其学者又有所窜乱附益,不尽阳之旧义矣。《唐书·选举志》所列算经十种,此居其一。盖当时本悬之令甲、肄习考课。今传本久佚,惟《永乐大典》内有之。然诸条割裂,分附《九章算术》各类之下,几於治丝而棼,猝不得其端绪。幸所载原序在目,犹可以寻绎编次,条贯其文。今衰辑排比,仍依元丰监本,厘为三卷。其十有二门,亦从原目。其法务切实用,虽《九章》古法,非官曹民事所必需,亦略而不载。于诸算经中最为简要,且於古今制度异同尤足考证云。

算经十书》是指中国汉、唐时期遗留下来的十部重要数学书籍的一个总称,也简称《十书》。现在所说的十部书主要包括《周髀算经》(简称《周髀》)、《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数术记遗》、《夏侯阳算经》。这十部书并不能概括中国汉唐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古代先贤的理论成就。

《十书》的名称和内容在中国的各个朝代有些变动,北周人甄鸾所撰注的算经,没有上面提到的《缉古算经》,也没有祖冲之的《缀术》,但是有董权的《三等数》和《甄鸾算经》。

唐代李淳风等人注释十部算经,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完成,作为国子监学习和考试的用书。但是这里的十部算经和现在的《十书》不完全相同,根据后世史料的记载,李淳风注释的十部算经是:《周髀》、《九章》、《海岛》、《孙子》、《张邱建》、《五曹》、《五经》、《缉古》、《缀术》九部,另部不详。

北宋中国印刷术广泛使用之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秘书省重新刊刻《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