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伟人为什么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有哪些相同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47:38

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被称为“冠于百王”。但他们都像《沁园春-雪》中所说的那样"略输文采".
说的不好,还请大家指正.

秦始皇嬴政首先开创了中国的帝王时代,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他焚书坑儒,开疆辟土,修筑长城,雄才大略,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是称始皇帝。

汉武帝刘彻,尊崇儒术,广敛钱财,国势强盛,拓展疆土,消弱封国加强中央集权,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大败匈奴,结束了汉前期忍让的和亲政策,巩固了边疆,稳定了朝野。同样是二十四朝帝王中声名显赫的一位。

两位皇帝在文治武功上都很有建树,在横征暴敛上也是可以比肩,在迷信方士上亦是不相上下,而残暴的秉性更是如出一辙。

所以历史有言: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二位帝王也足可傲立中国帝王之林,闪耀历史丹青之页......

1、秦皇-秦始皇即嬴政(前259—前210),原为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庄襄王的儿子(相传为吕不韦所生),公元前246年即位,当时年仅十三岁。由于未行成人之礼,实际专权用事者为吕不韦及太后宠信的宦官。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开始亲政,当年镇压了的叛乱,第二年又免去了吕不韦的职务。接着任用李斯为丞相,采纳其灭六国以成一统的建议,派大将王翦等人进行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他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统一全国后,他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可决定国家一切事物,直接任免重要的中央及地方官吏。此外,秦始皇又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又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焚毁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儒生,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2、汉武-汉武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