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年轻时是不是想要进宫太后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44:29

是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大都荒淫纵欲,“宫廷生活”几乎就是淫乱的代名词。然而,清王朝似乎呈现了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一方面,这时已到了封建末世,腐朽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之间已经产生了十分尖锐的矛盾,革命浪潮在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以满族入主中原,在开始时就有少数民族近亲通婚的传统风俗。所以,自满清入关以后,满清统治者更不可避免地腐烂寄生下去。
一、清宫后妃制度
作为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清代后妃制度,是随着其政权的发展而发展的,并且始终体现了为政治需要服务的特点,并对政治形势的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在16世纪末,努尔哈赤刚开始起事,进行统一女真族各部落的战争时,还没有什么后妃制度,汗王的妻室既没有号位,也不分等级,一律都称福晋。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满清”,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帝制的建立与改革,这种情况反映到宫内,就是要有一套封建的后妃制度与之相适应,所以后妃制度开始建立。康熙以后,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嫡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是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宫,佐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都无定额,随居东西各宫,勤修内职。
在最下层,还有宫女。相对以往各代,清朝的宫女数目是比较多的,在一般情况下,约有两千人。宫女在宫中的地位是最低的,相当于婢女、丫鬟,按照清宫的制度,宫女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25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
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婢作夫人,只能一步步来。但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清朝入关后,建立了选秀女制度,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在于“或备内廷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也就是说,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旗籍女子中挑选,被选中的八旗秀女,还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室。如果是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要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而秀女一进来,就可以做到贵人以上。例如咸丰皇帝的贵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就是由秀女升至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生了儿子(即后来的同治帝),皇帝一高兴,再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所以那时她被称为懿贵妃。
当然,尽管制度规定得十分严格,各朝妃嫔数目的多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