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56:58
以"改革后 家乡巨变"为主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服饰的变化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满清时代,盛行旗袍;建国初期,流行中山装;九十年代,人们爱穿西服;而如今,人们则喜欢穿纯棉和休闲装了。人们的穿着说明了人们的观念在转变。
人常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说明服饰对人们是很重要的。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诸如JOJO CK等,我们这个城市越来越时尚,靓丽,和谐!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到年末,店庆减价打折时,那简直像庙会,好像那些服装都不要钱似的,哪里是在买,简直就在枪....
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穿着一个比一个时常漂亮,也难怪男人们会说喜欢夏天,因为夏天里女人的服饰会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也大开眼界,大饱了眼福。记得还我在上学的时候,学习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老师教育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告诉我们心灵美要胜过外表的美,而今天这些都已经成了老调子,取而代之的思想观点则是脸蛋的美美不过漂亮的服饰。一件名牌服饰着身会让普通的人也顿放光彩,而再美丽的人穿着朴素无华,也会另她的美大打折扣,这往往会成为人们看人的一种世俗的观点。看着大街上的人流,穿着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和美,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气质风格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其实这也真的是一门学问,只有在不同的场合穿着最适合的服饰,穿最适合自己个性的服饰,才会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中山装为服装的一种,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