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庇能会议介绍谁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17:20
请问谁知道孙中山在槟城举办的庇能会议的情况

2006年是孙中山先生(1866-1925)140 岁诞辰。海内外华夏子孙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国父。人们对孙中山先生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的革命事迹都耳熟能详,但对他在南洋,特别是在马来西亚的革命事迹仍然知之甚少。

孙中山从1905年开始在马来西亚芙蓉、瓜拉庇劳、吉隆坡、马六甲、槟城、太平、江沙、和丰、怡保、务边、九洞等地的矿场、橡胶园和街市,宣扬革命理念并组织同盟会。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将海外革命基地移至庇能(PINANG,槟城的旧称),并于1910年11月13日在槟城召开了对中国命运影响深远、策动广州三·二九之役的同盟会秘密会议,史称“庇能会议”。

如果没有“庇能会议”,中国近代史极可能要重写。举凡中国民主政治改革的确立、男女平等权利的落实、经济崛起与科技兴国的发展,乃至中华文化的发扬,莫不和辛亥革命的成功息息相关。

在5000年封建帝制下的旧中国,100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段插曲,可是辛亥革命和民主共和的奠基,却是旷古耀今的百年春秋,而非平淡无奇的百年孤寂。
关于孙中山辗转来马,最后将革命基地转移到槟城的经过,必须从孙在新加坡的遭遇先谈起。

孙中山于1900年曾经到过新加坡,受保皇派指控涉及谋杀,在新被扣,请林文庆协助才脱离了该纠纷。他于1905年再次抵新时,认识了林义顺、陈楚南等人。因为在美国檀香山时就看过宣扬先进思想的《图南报》,对在新加坡推展革命事业燃起了希望,遂有意在新组织同盟会。

孙中山于1906年年初抵达吉隆坡,由陈楚南等人从新加坡带领乘船而来,从巴生港上岸,想向当时的大矿主寻求经济上的支持。例如他曾与陆佑见面,极力说服后者捐助一批革命军费,结果陆佑为了避开麻烦,一分钱都没给。同年,孙来槟城之前先到怡保,富甲一方的大矿家胡子春(1860-1921)放风说要干掉他,孙连夜撤走。

孙中山第一次抵槟是1906年,可是诸文献都没有注明确切的日期。当时新加坡的邱宜领写信建议孙中山到槟城募款,原本打算要见邱汉阳(邱天德之子),邱氏不敢接见他,后来由吴世荣、黄金庆、熊玉珊、陈新政、邱明昶等在位于中路门牌65号的小兰亭俱乐部设宴款待,赴会者七至八人。孙中山发表了小演讲后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