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历代迁过都的皇帝及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6:45:34

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大体上分为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2类。
【主动】这一类都是君主为了有所作为而进行的,
【1】像是商朝“盘庚迁殷”,就是为了稳定商汤的统治。事实上商朝也是在这之后才稳定下来并加强了对诸部的统治的。
【2】北魏孝文帝迁都,将反对自己的鲜卑贵族带到中原,教习他们糜烂,而大批提拔自己的亲信,加强了自己对北魏政权的绝对控制力。
【3】武则天迁都洛阳,这是因为李唐王朝是靠四大世家建立起来的,而他们在长安一带影响巨大,为了削弱它们对自己控制力的影响,(四大世家反对武后夺权)武则天借神迹显现,迁都洛阳,并把洛阳更名神都。
【4】赵构都临安。因为使用岳飞收复北方的话,皇帝就轮不到他做了,所以他选择偏安一隅并且斩杀岳飞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5】明成祖迁都北京,一个是他本为燕王,封地就在北京,在这里前面2帝影响最小,便于他自己立威。同时他意识到蒙古是明朝的心腹大患,所以修长城,都北京,定下“天子守国门”的定制。
【6】满清入关都北京,加强对关内的统治,尤其是中原地带

【被动】这一类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多数惨淡,比如兵祸,臣下挟持等等不一而足。
【1】周平王东迁洛邑。就是因为西戎的攻击和诸侯的离心。东迁之后周王室控制的土地进一步减少,势力底下,基本丧失了对诸侯的控制权
【2】汉末汉献帝被曹操迎至许昌,曹操借此“狭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北方,奠定魏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3】

迁都最频繁的是夏朝和商朝,都在十次以上,这都不论。

周朝开始迁都的皇帝有:

○周平王迁都洛阳

○汉献帝刘协时,先由长安迁都洛阳,再由洛阳迁都许昌

○东吴孙权时先建都武昌,再迁都建业;孙皓时迁回武昌

○晋惠帝司马衷时由洛阳迁都长安,后迁回洛阳,怀帝司马炽时又迁回长安;元帝司马睿时再迁建康

1,魏孝文帝迁都,为了鲜卑族汉化,学习中原文化、也为有利于统治。
2,明成祖迁都,为了巩固统治北抗蒙古、天子守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