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的故事100zi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21:12:21
短一定要短

丘成桐
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32岁时,获得了美国数学会的维布伦(Veblen)奖;1983年,他被授予菲尔兹(Fields)奖章;1994年,他又荣获了克劳福(Crawford)奖。

华罗庚
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从小喜欢数学,但因家境不好,只读完初中,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在数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1785年,8岁的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学校的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的孩子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伶俐。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的说:“不对!重新再算!”

小高斯很快的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时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他惊喜的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