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 搞死了 看看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6:32:22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因为
1.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它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3.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4.大量战争的移民
答案4 我觉得2对的啊 为什么是4呢?

在经济萧条 社会动荡的形式下,德国和法西斯势力都逐步掌握了国家政权。但两国的法西斯势力又有明显的区别,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权的突出特点是
1.主要靠议会选举掌握国家政权
2.通过不断发动战争和政变而上台
3.打着社会主义和名族主义的旗号
4.利用英美等大国的绥靖纵容政策
答案2 我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上台好像不是很清楚 高手来区别下

北京大学马克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质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1.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2.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3.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4.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武器
答案2 怎么看2都没看懂为什么是这个答案 还有3为什么不对了

1885年,列强召开的柏林会议最后议定书中规定:“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可见这次会议的实质是
1.加强彼此友好交往
2.协调争夺殖民地矛盾
3.避免战争危机爆发
4.争夺世界霸权的地位
答案2 4为什么不对了?

高手来看看这几题啊
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主要因为
1.它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2.它是在平民的要求和斗争下制定的
3.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4.大量战争的移民

第四个选项我打错了 是按律量刑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

第一题: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执政官的强烈要求下,严格的说并没有平民的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调整,有了《十二铜表法》之后,贵族就不可以像以前那样随意的解释法律,这样法律就有了“刚性”的框条,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犯了法都是受到同等待遇,贵族没有了逃罪的理由,产生了“公平性”。因而答案是改后的4答案。
第二题:
答案是2
区别:一战之后,西方列强对德国提出的条件甚是苛刻,《凡尔赛和约》对于德国是一种屈辱,正好又赶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德国人民生活艰苦,而且德国自威廉一世建立君主立政体以来,军国主义影响非常深,就如同咱中国的封建主义根深蒂固一样,当时的德国魏玛政府又是很无能,无法缓解国内的矛盾,希特勒法西斯组织就利用了人们的不满心理,大肆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希特勒的演讲水平很高,很有煽情性),声称日尔曼民族是高等民族,要争取民族生存空间,向人们许诺会带给他们好的生活……日本法西斯上台则是一些少壮派军官通过政变掌握了日本内阁,形成军部,他们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经济危机的影响,因为日本对外战争胜利总能得到大量的赔款,通商的利益,人们从战争中尝到了甜头,日本国内支持法西斯的人就多起来,日本法西斯就上台了……
第三题:
儒学思想经过中国历代王朝的演替,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其本质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西方启蒙思想则不同,它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强调人的自由,二者的阶级性质是不一样的,而伏尔泰忽略了儒学思想和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从本质上分析!切记!
第四题:
答案很明显嘛,就是缓和一下西方列强的矛盾。
答案4,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来,争夺世界霸权,那谁还跟你商量啊,直接就动武,而题干里很明显的体现了商量的态度。
回答选择题一定要审清题干!

十二铜表法(Law of the Twelve Tables ),是古罗马在约前450年制定的法律,因为据说刻在12块铜牌(也有说是着色的木牌)上,故而得名。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十二铜表法”体现出古代罗马人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