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票样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2:31:12
第一套人民币票样的数量很多,谁知道当时的来历呢?为什么印那么多票样?为什么以后的人民币就见不到那么多的票样了?
有的票样好像还没原票值钱,这是为什么?

请教懂行的,谢谢!

一. 人民币票样及其特征
  票样,也称样票、样张、样本票。人民币票样的指我国在发行新版人民币时,为了使银行、海关、公安等部门和人民群众熟悉新版人民币的票面额、图景、花纹、颜色等特征,预先向有关方面印发的人民币样本。票样是通过试生产,经过批准而作为正式生产产品的标准,以确保货币印制质量的一致性和对货币印制质量的检查,同时也用于对假钞的鉴别,所以,票样又是从事反假人民币斗争的重要武器。票样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印制,在票面上加盖“票样”(或“样本”、“样票”、“样张”)字样,并按规定程序和手续分发各行支行存档备用,不准流通。
  票样有的是用真钞正背加印“票样”字样而充当票样;有的是在试印的时候利用单面图案加印“票样”字样,变成正背两面单页组成一枚完整的票样。票样的编号一般以“0”贯穿到底,正票(流通票)有几位号码,票样就有几位“0”;也有以正票号码形式编号的,但号码的位数、印刷位置与正票完全不同,一般编号位数少于正票,且一般印在票券正背面中间的上方或下方,此编号用于记载分发各分行支行的数目。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票样绝大部分在票券正面和背面从右至左加盖“票样”二字,但字形有大有小,字体多种多样,颜色有红蓝之分,位置也有不统一,只有两枚票券(1元工厂券和100元帆船券),从右至左加“样张”二字。号码的编排绝大部分票样采用以“0”贯穿到底的形式,也有个别票样是由正票加盖“票样”二字而作票样使用的,如20元的帆船火车券、100元的北海桥券(正面蓝黑色)等。但无论采取哪种编号形式,绝大部分票样均有自已的编号,这就是向下分发时记载的号码,一般采用“票样X X X X X号”形式。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中的5000元渭河桥券和10000元军舰券两张票券的票样各有两种版别,其中的一种渭河桥票样正面没有加印冠号、图章和“票样”字样,只在行 名下另加印六位编号,这是第一套人民币中一张极其特殊的票样。
  第二套人民币全部票样均在正面从左至右加盖“票样”两字,冠号编排与正票相同,只是号码采用以“0”贯穿到底的形式,但每张票样背面均有自已分发时编排的5位号码。
  第三套人民币各票样与第二套人民币票样形式基本相同,但除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外,其他票样正背面均增印了“内部票样禁止流通”字样。另外,背面下边的分发编号除10元券采用6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