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子的波长是多少 物理好的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5 23:13:17
因为质量和能量是相通的,所以一个电子也可以以波的形式来表达.那么一个电子的波长是多少呢?
可能会用到这两个公式:λ=h/(mv), eV=mv^2/2.我试着把数字带进去,结果是3.5*10^-19米,似乎跟想象中的步态一样.
另外也可能需要利用衍射的知识来解答.
无论能不能得到答案,如果能给一个比较好的计算方式也可以.
大家不用想了,我自己把题出错了.按照公式波长应该是根据电子伏特的能量变化的,所以电子波长不是一个确定值.

你是说物质波波长吧?用“入=h/p”求.h是普朗克常量。P是电子运动的动量=mv,所以波长跟电子运动情况有关。你算一下吧。

德布罗意波
1924年法国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想到: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是明显地对称的,既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则实物粒子也应该具有波粒二象性。他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于是他由质能方程以及量子方程出发,推得了德布罗意波的有关公式。他发现,粒子在以v为速度运动的时候总会伴随着一个速度为c^2/v的波,这个波又因为不带任何能量与信息,所以不违反相对论。
一个实物粒子的能量为E、动量大小为p,跟它们联系的波的频率μ和波长λ的关系为
E=mc^2=hμ
p=mv=h/λ
上两式称为德布罗意式。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
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用加速后的电子投射到晶体上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同年 汤姆逊做了 电子衍射实验。将电子束穿过金属片(多晶膜),在感光片上产生圆环衍射图和X光通过多晶膜产生的衍射图样极其相似.这也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对于实物粒子波动性的解释,是1926年玻恩提出概率波的概念而得到一致公认的。至于个别粒子在何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大量粒子在空间何处出现的空间分布却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物质波的这种统计性解释把粒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正确地联系起来了,成为量子力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电子的波长本来就很短,只有在很高的能量下才会表现出波动性,要不就麻烦了。而且要注意这个波是几率波

中间还是有讲究的!不过既然你说了不需要了,我就不说了!

对!电子没有一个确定的波长,只有波才有波长

电子是一个粒子,即使有波长那也不是电子的波长

你应该是学的量子力学的知识,好好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 学,他是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以后会用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