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多选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9:31:57
1.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B. 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C.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是不变的
D. 在抓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
E. 在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处于平衡状态
满分:4 分
2.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
B.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D. 普遍性矛盾和特殊性矛盾的区别
E.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
满分:4 分
3.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
A.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思维加工和重构
E.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创造
满分:4 分
4. 依据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联系具有普遍性
B. 联系具有客观性
C. 联系具有多样性
D. 联系与区别互为前提
E. 任何事物、现象之间都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满分:4 分
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B. 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各个规律和各个范畴的中心线索
C.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D.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E. 它能代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
满分:4 分
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C. 质变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
D.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E. 质变造成新事物产生,质变优于量变
满分:4 分

1.AD 2.ACDE 3.BD 4.AE 5.ABD 6.ABD 7.ABE 8.ABDE 9.ABCD 10.ABCDEG

1 D
2 ABCD
3 ABCD
4 ABCDE
5 ABC
6 ABCD
7 ABE
8 ABCDE
9 ABCDE
10ABCDEFG

1.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
A. 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D. 在抓主要矛盾时,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的解决
2.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别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3.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思维加工和重构
4. 依据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联系具有普遍性
B. 联系具有客观性
C. 联系具有多样性
D. 联系与区别互为前提
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C.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D.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D.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7.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对待条件的正确态度是
A. 要承认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
E. 当条件不具备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8.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B. 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C. 达到理性认识
E. 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9.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因为只有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才能
A. 正确认识问题的性质
B. 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