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斐迪南遇刺会成为导火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2:24:30
为什么斐迪南遇刺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斐迪南遇刺和一战有什么关系?

斐迪南是奥匈帝国的王子,奥匈帝国则与德国和意大利成为同盟国。德国一直想重新瓜分欧洲。而这次斐迪南的死给了德国展开战争的一次大好机会。
所以德国借口斐迪南的死展开战争,使一战爆发。

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大大鼓舞和促进了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各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尤其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国家。反奥的青年组织和秘密团体不断出现。在塞尔维亚,要求实现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建立“大塞尔维亚国”的民族运动也不断高涨。由于在巴尔干战争中的胜利,塞尔维亚被看作南部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这就使得摇摇欲坠的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极为不安。奥匈帝国为了摧毁塞尔维亚,便加紧进行对塞的作战准备。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弗兰兹·斐迪南和奥国军队总参谋长孔拉德·封·盖曾道夫,就是其中积极主张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军国主义代表人物。斐迪南原是奥皇弗兰茨·约瑟的兄弟卡尔·卢威格大公的长子。因奥国皇太子死后,约瑟断了直系后嗣,便于一八九六年选定斐迪南为皇位继承人。他从小被送到军队里培养,在奥匈陆军中有较大影响。他与孔拉德·封·盖曾道夫关系密切。一九○六年,他提议委任盖曾道夫为总参谋长,加强了奥匈的军国主义体制。之后,不断向巴尔干扩张,对塞尔维亚进行威胁。

奥匈帝国的野心,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支持。德国希望通过奥匈打击塞尔维亚,以削弱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一九一四年五月,德奥两国总参谋长举行会谈。六月十二日,威廉二世又同弗兰兹·斐迪南举行了会谈,讨论了关于在巴尔干纠集旨在反对塞尔维亚的新联盟问题,估计了俄国的战备情况。威廉二世向弗兰兹·斐迪南表示,一旦奥塞发生战争,如果俄国站在塞尔维亚方面进行干预,德国将支持奥匈。

奥匈帝国为了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进行威胁,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弗兰兹·斐迪南决定亲自检阅这次演习,并选择在塞尔维亚每年都要纪念的“维多夫丹”国耻日,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萨拉也夫)去巡视。斐迪南的目的不仅要显示奥匈帝国自一九○八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来对这两地的统治权力,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向塞尔维亚示威,打击塞尔维亚人民的反奥情绪。奥匈的蓄意挑衅,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