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代历史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9:19:32
宋代的科学技术有哪些主要成就?

宋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上。
毕升和活字版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布衣毕毕升在雕版印刷术发展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在印刷事业上是个划朝代的技术创新。
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至迟在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在南宋时,更出现了将指南针安装在刻有度数和方位的圆盘上的罗盘针,使海船上的舟师在白昼无太阳、黑夜无星月的情况下,也能凭借罗盘针辨认方向,安全正确地航行。
火药、火器的发展
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载有“火炮火药法”、“毒药烟球火药法”和“蒺藜火球火药法”,即记载了以硫磺、焰硝(硝酸钾)、松脂以及其他不同物质按一定的比例和操作程序制成不同用途的火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和工艺程序的记载。
苏颂和天文学
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结构复杂、自动运转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并写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详细说明书――《新仪象法要》,记载了水运仪象台的全部结构。
沈括和《梦溪笔谈》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十分广泛的领域,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印刷术

宋代科学技术特点是高度繁荣,继续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成就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发展,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南针在宋代航海交通上已普通使用。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的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