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小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回答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37:39
14.阅读《“小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回答问题
作者认为学而时习之应该如何理解?
作者认为“小人”怎样才能成为“君子”?
如何理解“在不为世人理解的情况下会作出何等举动,这是考量一个人修养水平的重要砝码”?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作者则引用培根的“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学习以后要训练的,经过不断的训练后成为了习惯。在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作出的行为,那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他正真的自身修养的自然反应。学习是要思考的,不能教条主义,但也不能存心诘难,那样的话就会偏离主题,而致使学而无获。

“小人”怎样才能变成“君子”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过去有不少人把“学而时习之”理解为“学了一点新内容就抓紧复习”,实在是曲解了圣人论“学”之意。孔子论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既注重对儿童心性与人格的培养,又重视教学为人之道。中国古代的教学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来分布教学内容,各个阶段的学习要点各有侧重: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句读标点,文字训诂;讲习经典,大道真理。“习”字的繁体写作“”,意为小鸟在太阳下振动翅膀,反复学飞。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求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智慧和真理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人格修炼、社会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古人云:“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读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注意从中汲取作品的精华,而不要总是挑作者的毛病以显示自己高明。徐复观当年身着国民党少将军服,前去拜访儒学大师熊十力请求指点。当被要求熟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时,他表示先前已经读过,但还是又读了一遍。再见熊十力时就竹筒倒芝麻般说出他不同意作者的许多观点,结果换来一顿怒斥:“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读书是要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徐复观恍然大悟,自认为“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正是这一骂,才将他骂成一位著作等身的一代儒学大师。英国哲学家培根也告诫过我们:“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如果总是看不到对方的好处,不能使自己从中受益,自己就会一直停留在某个水平而不能提高。

③学友、朋友之间的学术讨论,是促进学识的有效手段。如果真有志向、趣味情投意合的同门学友(甚至是网友)从远方来和你切磋学问,畅叙友情,对床夜雨,抵足而眠,用时髦的话讲,这本身不也是一件很“high”的事吗?有的人眼睛只盯着考试成绩,拼得你死我活。殊不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