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作者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0:50:43

李斯特于1850年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成的三首抒情性钢琴曲,题作《爱之梦》。其中以第3首降A大调最著名,一般提起李斯特的《爱之梦》,指的就是这首乐曲。
原歌词第1、第2首由德国诗人乌兰德(1787-1862)作,名为《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3首乐曲的原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1810-1876)作,名为《尽情地爱》,其歌词大意是:

爱吧!
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
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
你的心总得保持炽热,保持眷恋,
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
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
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
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
天啊!
本来没有什么恶意——
却有人含泪分离。(廖辅叔译)

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创作的乐曲,并没有局限于歌词提供的内容。原诗的情调低沉,表现了生离死别的伤感情绪,而钢琴曲的形象却焕发着充沛的热情。
三首乐曲都采用夜曲体裁,前两首不经常演出,本曲却流传较广,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

爱的罗曼斯》,又译作《爱的浪漫曲》。最著名的吉他独奏曲之一。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的导演力邀西班牙吉他演奏家耶佩斯为影片作曲。耶佩斯别出心裁,只采用一把吉它为整部影片配曲,并由他自己一人演奏。其主体曲就是《爱的罗曼斯》,是耶佩斯根据西班牙民歌改编的。

那西索·叶佩斯 (Narciso Yepes,1927- ),西班牙吉它演奏家。四岁学吉它。十二岁入巴伦西亚市音乐学院,二十岁赴马德里,在西班牙国立管弦乐团协奏下演奏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引起很大反响。后以独奏家身份从事演出活动,并在巴黎求教于作曲家、小提琴家艾奈斯库和钢琴家基赛金,1952年为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配乐,其中《爱的罗曼斯》流传最广。擅长演奏西班牙近现代作品。其演奏技巧高超而洗练,乐曲处理富有层次。

据说《爱的罗曼斯》本是一首西班牙民间练习曲目.几乎每位演奏家都曾练习过.
演奏这首曲目时叶佩斯使用得是十弦琴,但是这位大师在把位变换过程中,可以听到明显得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