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这个姓氏的传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9:28:38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1、出自己姓昆吾氏。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祝融黎之弟
,也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六个儿子,
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东),后代便是
昆吾氏。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称
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
伯子孙便以国为氏,称顾氏。
2、出自越王勾践的后裔。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
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
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后人以国名命
氏,称为越氏。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
打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
,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经秦至汉
,传至勾践的7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
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俗
号东瓯王。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
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氏,称顾氏。史称顾姓正宗。

顾姓是源于夏代顾国的姓。
顾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末商初,出自顾(今河南范县);还有一支形成于西汉初期,出自会稽(今江苏苏州)。
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
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以国名为姓氏,从此中国开始有顾姓。
而另一支顾姓源自遥的子孙。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姓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