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光学变焦对焦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07:45:08
如果单纯看成一个凸镜的话,不改变相距的情况下,变焦是不是改变目镜与凸镜的距离就好,那么怎样改变使图像变大和变小呢?还是不能进行变焦?

如果不能,复杂的看相机结构,改变什么镜片导致变焦,改变什么镜片导致对焦呢?
看下面这张图,根据理论:1平行光经过第二焦点 2光线经过光心不发生折射。绘制的图。‘
那么我觉得图像并不是在焦平面上最清晰。 而是有一段距离。请问相机的成像是不是这样?

相机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视角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更清晰,让人感觉像物体递进的感觉。
要改变视角必然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用摄影的话来说,这就是光学变焦。通过改变变焦镜头中的各镜片的相对位置来改变镜头的焦距。另一种就是改变成像面的大小,即成像面的对角线长短。在数码摄影中,这就叫做数码变焦。实际上数码变焦并没有改变镜头的焦距,只是通过改变成像面对角线的角度来改变视角,从而产生了“相当于”镜头焦距变化的效果。

这个问题相当专业了,需要去看很多应用光学的知识;估计你在这里找不到答案

一簇平行于光轴的平行光经过透镜以后会汇聚成的一点,称之为“焦点”。焦距是镜头的“主平面”到焦点之间的距离,(“主平面”即可以将整个镜头看作为一块虚拟的凸透镜镜片)由于镜头一般有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所以无法直接判别“主平面”的位置,但通过计算可以得出。

变焦镜头是由一组镜片构成的,变焦过程是通过这一组镜片的相互距离的调整,使得该镜头的焦距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该镜头的“主平面”位置也是在变化之中的。因此有时会出现表面上看镜筒没有发生大的伸缩,但是镜头的焦距却在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在物距不变的条件下,焦距越大,像距(“主平面”到成像面的距离)也越大,所成的像也越大。这样就实现了图像的变大和变小。

根据几何光学规则,除非被摄物处于理论上的“无穷远”,物体的成像自然不可能落到焦平面上的,只会落到比焦平面更远一点的成像平面上,即像距>焦距。相机的成像应当也是如此。

简言之:
改变什么镜片导致变焦——改变镜头内部各个镜片的位置导致变焦;
改变什么镜片导致对焦——改变镜头的主平面与成像平面的位置导致对焦;

变焦,就不能把镜头看做是一个单纯的凸透镜.而是很多镜片间的距离产生变化,最终导致整个镜片组的等效焦距发生改变.如果你非要把镜头当作一个凹透镜,那可以想象成一个厚度会发生变化的透镜.由于厚度变化,焦距就变化了.也就是变焦.---------------当然,这和目镜没有任何关系.或者说,这根本就存在目镜,物镜这些东西.

再说对焦.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