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电影目前的商业大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7:45:23

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最近在江门上映,听说其票房收入已经过亿元,但我看后真是有些失望。从名星阵容和制作手法来看,这部片子被誉为张艺谋的颠峰之作,并不为过,但故事情节直接克隆《雷雨》,也有一些莎翁悲剧的影子,让人感到,名导的创新能力开始被急功近利的市场效应弱化。

  同样问题出在另一部大片《夜宴》上,同样是名导执导,票房收入同样过亿,但剧情同样是克隆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这两片之间的武打、舞美风格也很相近,甚至连女一号章子怡和巩俐的“狠”劲都相似。这种“巧合”不禁让人感叹,中国的商业大片好象已经走上了一条相互复制的道路。

  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英雄》在国际主流空间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英雄》开创了一种由跨国制作和跨国电影市场支撑的超级制作形态。随后,《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商业大片纷至沓来,中国大片的发展表现出高投入高产出的形态,但也出现了题材武侠化、票房口碑两极化等问题,特别是题材的脱离生活上,《无极》、《英雄》都收获了不少“口水”。

  内容创新是比形式创新更重要的东西。商业大片的高票房很大程度上来自导演的“品牌效应”,但品牌的创新能力如果持续弱化,它的赢利能力又能持续多久呢?另外,从目前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来看,具备市场效应的中等规模影片的集体缺失,使中国大片的运作模式更像是一座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只靠几个名导撑着。试想,当偶像倒了时,中国电影难道就不做了?

  好莱坞大片都是高投入大制作,但有赚有赔,而且很多大片的内容创作一流,并不相互克隆;经常担纲大片的女名星萨朗·斯通的脸上也总是以微笑示人,不像中国女星们这般冷若冰霜。相信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百姓鉴赏辨别能力的提高,中国大片只赚不赔的趋势也必将被打破。

以前看张艺谋的片子吧觉得干吗老拍中国农村很肮脏的一面,给我们丢脸了,现在他排出了商业片大家又嫌人家这不好那不好的。,说句实话吧,我觉得不可能十全十美。现在的“愤青”太多,他们幼稚的把贬低别人当成了抬高自己的阶梯了

我基本不看中国商业大片

其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