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是不是渐渐褪色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3:29:26
我认为是这样,看看近几年香港电影,还是那几个演员,吴镇宇,任达华,黄秋生,张家辉,甄子丹,甚至洪金宝还演呢,我都没发现一些新星的崛起,是不是伴随着大陆的市场好,一些好的新星都跑到大陆来发展,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
甚至在香港电影中还出现了像张国立,尤勇,王志文,孙红雷,李冰冰,范冰冰,徐静蕾这些大陆演员的身影,这更加验证了我上面的陈述

你的观点我也曾经考虑过,我也是看香港电影长大的,那个年代被叫做“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始终是香港的一张王牌,曾创下年产电影200多部仅次于美国、印度、日本排列世界第四。小小的弹丸之地就收票房上千万,真的是奇迹,就连周星驰也说香港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任何人只要你肯努力就能梦想成真。曾志伟也在金像颁奖时说过香港人的财富是两个字——勤奋。你请去想想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那些所谓的星他们做到了些什么,继承老一辈的些什么,又创新了些什么,经历些什么,人生阅历又有多少?我个人感觉这是最大原因,是内因,事物的主要矛盾。外因是中国电影(内地)发展崛起,因一代的电影人的勤奋、拼搏、努力,聚集了一流的编导、制作、剪辑、美工、配乐,他们都在抓住中国电影崛起的机会释放自己的能量,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敛,这些都是内地老一代艺术家的精神,我们继承上了,并且发扬光大。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特殊的群体——群众演员。我曾在北影厂门口目睹过那些让人挫泣又让人震撼的场面,他让我深深感觉到中国电影的希望和中国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他们被选中后,根本没有对白只是扮演死尸、行人抑或是些打杂,一天只有15至20元的收入,管两顿盒饭,时常加班、补镜弄到深夜才完工,他们中有的是民工,有的是那些对电影执着的年轻人!一年四季在那等,等只希望,有些人冻死、饿死、中暑,这些都是时常发生的,在生活中我很少因为什么而哭泣,但一个电影镜头就可以让我泪流满面,那天我哭了,因为我感到了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在催促着些什么,眼泪不会留下来而是慢慢被眼球所吸收,留下来的是那若有若无地惆怅和感动在徘徊。曾经在一次品味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颁奖时我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只要大学生喜欢电影,中国电影就有希望。因为大学生永远走在最前线,有新的知识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但后来我知道——我错了。应该是只要中国人相信自己,我们他们就能梦想成真!对比一下现在的香港和当今的内地,我想你会有所察觉。当然我今日只是从宏观的从内外因的角度去随便的感慨一番,个人观点而已,如有冒犯请原谅。

没有呀!
我觉得新人依然在香港
反倒是老牌的明星进军内地了
特别是吴镇宇,而且吴镇宇在采访中也说现在投资人大多都投资内地了,作为演员也没有办法

应该是电影内容褪色了吧,还有香港本地演员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基本上新人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