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初中物理学问题(物理老师和高手请赐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23:50
1 初中物理学中转换法和转化法有什么区别??
一共有几个常见的方法和举例
是否有相关的习题呢?
2 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引起火灾的原因:当线路接触不良时,电阻会变大,在该接触处就会产生局部过热升温,电阻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进而恶性循环成火灾。

当线路接触不良时,为什么电阻会变大呢?而且是不是线路是金属,而金属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增大,继而电阻增大后,温度继续升高,进而引发局部过热?要是这样解释:通电导体发热与电流大小有关,就上文解释,电阻越来越大,电流就会越来越小,这样不会引发火灾啊?到底怎么解释??
请赐教

初中老师如此解释:因为接触不良相当于电阻变细了。。。所以电阻大了。而且接触不良的意思不就是电流难通过吗,所以电阻大也不足为奇。接触不良是局部的,可以认为电流不变。即使不忽略,通过计算也会发现确实I2R大了,只要设几个未知数比较即可。

只有回答者: szx1207 - 试用期 一级说得还有那么点意思,其他人纯胡扯了

说到线路连接不良,你得明白线路连接是干什么用的。线路当然是给用电器供电用的,线路的电阻越小越好,这样才能把电力供给用电器,减少线路的消耗。
线路电阻是与用电器电阻串联的,这是串联关系中负载功率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恒流或恒压的分析。随便做个计算就能看明白。
假设电源电压100V,用电器电阻100欧,线路电阻0欧,显然线路电流1A,但是线路上没有功率消耗。假设线路某点接触不良出现1欧电阻,那么环路电阻101欧,环路电流=100V/101欧,接触不良点消耗功率=接触电阻分压*I=(1/101)*(100/101)=大约是0.01W
假设接触点电阻变大到10欧,那么相应的计算是接触不良点消耗功率=(10/110)*(100/110)=大约是0.1W,
显然接触点的电阻在逐渐变大时,产生的热功率越来越大,直到接触点电阻等于用电器电阻时才出现拐点,对这个例子就是接触电阻大于100欧后,再增大阻值消耗功率反而下降。与电学上的功率匹配有点像了。你自己可以再假设几个数算算,能加深对电路规律的了解。

电阻与物体的材质和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物体电阻计算公式:R=ρL/S,其中,L为物体长度,S为物体的横截面积,比例系数ρ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是电阻率,它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当接触不良时,实际上就相当于接触面积不够,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时候的横截面积减小,同等条件下。S越小R越大,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它最先是由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的。
焦耳定律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示:
Q=I平方RT
R变大,那发热量就变更大,

1、初中阶段转换法和转化法是一个意思,和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类比法、理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