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话东莞2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28:41
其三、搞所谓的“转型”搞急搞死了!如果政府要大搞转型时,能想想东莞的基础现状,包括东莞大量的租赁业。一旦“转型”逼人,人走楼空的话,是什么一种景象!按我说,转型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的,但如果是先搞定点试着来,政府帮着来的话,这种转型的方式会是另一种效果了!
其四、推行所谓的外来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和保险”搞得太急太快太大了些,一刀切不可行!有好多的“老板”说,这外来人员本来就极不稳定的,今天帮他(她)买了保险,明天有的就说要走人,再说,要是厂里有那么的万把人,就要专门设一个部门来搞,这又是一笔开支了。
按我说,如果要推行这种劳动合同和保险制度的方式这样来,先从重点“环保企业”开始,或是从一种规定的级别人才开始搞的话,会更妥当些!要是从招聘开始,作为一种条件的话,以提高工资的角度来实行,就更好些。比如说,以社会责任式的要外来人员自己负责购买保险,有了保险的本本才有优先被招聘的条件,然后由招聘企业负责每月多发另一半的保险金,这样就不会受流动人口不稳定的影响了。
其五、现行财政登记后的资产管理方式有待完善,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的持续发生。几年来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政府将企事业等的资产进行了统筹登记后,以返利的方式再由所属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和招租等。有好多的部门说,反正不是自己收的钱,不太安全不租,反正就是可租可不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厂房和商铺在空置着,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性浪费。后来财政又搞了一个所谓的网上招租,“以示公正”!措施不错,技术上却有些问题,你想想,要是我租了几年的,单装修就要花不少钱,一旦合同到期,又要上网等才能招标定,要是有人跟自己过不去的搞搞你的话,那还了得!
当然,总的来说,东莞政府的确为了东莞的发展绞尽脑汁!东莞能发展到现在,也少不了历届政府的正确领导,然而,东莞的2008年,是最惨痛的一年,本来就经历以上五点的折腾,却不想突然来了个金融风暴!
新的一年,只能祝愿东莞走得更好!

2008年.给我在东莞不平凡一年. 我只带表一名普普通通一名.去年低.东莞推行劳动法.我的加班是减少了.但我工资减少了.从1200元降到800元.我是记得的.我为少劳动而高兴.但也为我的工资太少无望.我出打做什么的.还不是那几个钱.政府出台在东莞淘太劳动密集行产业.我厂因人民币升值利润减少无法加工资.我在东莞工做了7年了.当时是做进外国淘汰的夕阳产业.从2005年.一名普工做到到开发产品.到打出品牌.用进我的心血.工艺品厂投入低.竞争力大.我只有勤劳工做.不被失去饭碗.为工厂生存不被淘太辛勤工做和责任.但是东莞政府要把底级产业链淘太出去.我在着厂做了7年了.已今做习惯了.是一名工人成长到技术工人.说是在.那个人不想拿高工资.老板不是你们父母.政府.你要他的钱.等以要他的命.老板想你做的多.拿的少.而员工想的是做的少.拿的多.这是矛和盾.不辛苦.不累是不做出效率.工厂需要的是吃苦勤劳的精英员工.淘汰几个懒鬼.是为了工厂生存需要.在同行竟争激烈.为了集体利益.多劳多得.而不大锅饭.减少几个.希望你们能理解.可是我们把工厂保存下来.从开发产品.到产品品牌.那么辛苦都过来.可是东莞政府要淘汰着产业.我也无话可说.800钱一个月.是工作倒轻松.中国不去做.外国抢着做.外国老板不会给那么高价格.单给外国抢去.多可惜.这可好.我是做的是上游的产品.拖累下游许多产业.连锁反映.高技术产品大家抢着做.低利润没人做.感谢金融风暴压碎高技术高利润的泡沫最后一根稻草.800元一名普工.8元一个快餐.生活很苦.又没钱.我又进了个电子厂.工资也1000多元.产品里面的核心技术也要进口.向样从开发产品.到品牌成功5年也不行.我以33岁了.也不可能到学校从头到来.制衣.鞋厂.不是什么高科计.但是人们生活必须用品.早几年.美国还要保护本国企业.可口乐.也做的很好.很多中国老板在企业赚到钱用到家族化.回到家乡光宗耀主.没有把钱用在企业.员工.开发上.我希望企业.政府能给员工一个稳定的家.
本文献给2008年在东莞.工作低收入工做者.批评东莞政府有才无能.贪婪. 失业者 罗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