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是谁?还是只是一个团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8:41:16

是在汶川地震时,青岛有个人捐了很多MONEY,但是不留姓名,只写了“微尘”两个字,后来大家都向他学习,做好事不留名,都写“微尘”,好像渐渐形成了一种无名的团体。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品牌。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女士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款。当人们努力寻找“微尘”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近日,“微尘”当选“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见2月26日《新京报》)

去年1月10日《工人日报》曾刊发“青岛:因为‘微尘’而美丽”并配发评论“让微尘之光美丽而久远”,对“微尘”事迹进行了报道。一年后,“微尘”成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在所有获奖者中,“微尘”可能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因为它只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而已,我甚至不知道它到底代表了多少人,究竟是由哪些人组成,然而它却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物”。

“微尘”的当选让我看到了民间爱心的涌动,看到了草根力量的勃兴,看到了参与慈善活动正渐渐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每一次财富榜的公布,公众屡屡质疑:为什么慈善榜中不见某些行业的富人?他们对待慈善事业为何如此吝啬?其实,慈善从来就不是富人的游戏。与其指望富人的善心大发,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因为即使是美国这样的慈善大国,尽管不乏比尔·盖茨、巴菲特这样的大慈善家,但慈善事业的主体仍然是普通民众。因此,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是当务之急。

在我看来,把“慈善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是普通人参与慈善事业的首要理念。这种理念有别于炫耀式、施舍式的慈善,它是生活的常态甚至是一种习惯,是不事张扬和力所能及的付出,却具有水滴石穿、积沙成塔的效果。慈善不该以捐款的多少论英雄、排先后。当然,慈善也不该超越我们的实际生活水平,甚至成为一种负担。更重要的是,把慈善当作普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也符合慈善的本旨,即我们不应把慈善理解为一种单向的、被迫的行为,它应该是双赢的、自觉的。

正因为如此,我欣赏每一个“微尘”,他们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达爱心,帮助别人,拉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