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问题,我是初学者,盼有老师能帮我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7:10:54
看到佛祖讲的人人皆有佛性,但由于执妄便执着于表象,失去了佛性
那么是什么让人开始堕入六道,开始生出执念,开始六根不净。
所谓佛性,或者道家的道这种规律又是如何生出来的?如果说规律是客观的,它又是从何生起的呢,又是如何客观存在的呢?
谢谢大家,我明白了,大家对我的帮助都很大,我都不知道该把分给谁了

从“一念无明”开始的
因为这“一念无明”,生种种世间颠倒妄想、入种种世间概念圈套和思维定式,比如,见有“众生”、见有“生死”,见有“我”,见有“开始”,见有“ 存在”,见有“阿赖耶识”等等。这个正是上了圈套的思维习气所流出的思想产物罢了,这种现象正是无明业识的体现,在这个圈套中你不用戒、定、慧恍然出离,是没有解的。
如《圆觉经》上偈子:
如来寂灭性,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
思维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
不能入佛海。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楞严经对此有详细的讲解 南无阿弥陀佛

佛与道,不是总结生出执念的规律,而是总结如何看破它的规律。马家人说物质是客观存在,对于规律你可以叫它客观规律,一般不称它为"存在",似乎应该是意识范畴吧。
佛性,一是指客观规律和真实的存在,一是指求知的愿望。
妄念,是由于面对真实存在和客观规律时表现出来的无知(想法、行为、心态等等)。

那么,为什么无知?答案早就公开了,读书少呗,嘻嘻。

“看到佛祖讲的人人皆有佛性,但由于执妄便执着于表象,失去了佛性”:

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无明执著而不能证得”
可见,佛性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永无“失去”的可能。无始劫以来到无尽的未来际,无论怎样在六道之中轮回不已,佛性都不可能丢失,若无佛性,众生则如无情之木石。
但是,因无始劫以来,身口意行所作各种善不善业太重,(《普贤菩萨行愿品》:“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所以,若是福德善根浅薄而罪障深重者,无论如何聪明伶俐,都不可能证得本来具有的佛性(明心见性)。

“那么是什么让人开始堕入六道,开始生出执念,开始六根不净。”:

菩萨也未完全六根清净,六根若完全清净;已是佛地。凡夫如上所说,污染业种,互为因果,因受报消除一分,却又新造十分;善业显现生三善道,恶业显现生三恶道;若无佛出世,告知真相;众生必定流转六道无有穷尽,不可能修除业种而完全无染。
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