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17:38
这里的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指谁?与地主阶级比,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有何特点?

我再补充说下,
地主阶级不仅是指洋务派,还有早期像林则徐,姚颖等一批思想先进的士大夫,像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们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翻译西方书籍,像林则徐主张仿制西方战船,比李鸿章建水师要早,只是没有形成规模,他们也为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洋务派是一些具有地方实权也同样相对思想开明的官员,主张兴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一开始是办军事工业,但为了辅助军事工业兴办了民用工业,但是由于其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赚来的钱主要被像李鸿章等一批官员私吞,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是客观上办工厂,兴洋务,还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总的来说地主阶级主张“中体西用”,没有从根本(政体)上改变,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民族资产阶级也有早期和后期,早期有郑观应等,后期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郑和康等统称为资产阶级保皇派,和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相对,
与地主阶级相比,主要特点是资产阶级更有革命性(主要是指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把皇帝赶下了台,从形式上使中国民主化,
总的来说,中国的近代化就是 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民主化,

打的好累哈,都是自己的总结呵呵,虽然已经高中毕业了。。。

地主阶级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
实际上是指曾国藩,李鸿章等一些开明地主阶级,他们主张兴洋务,救中华。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并不愿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政治制度问题,也就无于解决实际的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民族资产阶级是指一些中.小资本家
他们夹在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之间的夹缝中进退两难
也由于阶级的局限性,难以完成革命的任务

下面回答你下一个,准确的来说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从兴办实业开始的
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的时候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和奢侈的统治
放宽了民间办厂的条件,客观上助长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资产阶级的革命和夺取政权创造了经济和物质条件

地主阶级代表是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有荣家

地主阶级指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指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