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八月半》的翻译 急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7:52:37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妓,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野恶少,清客帮闲,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饶钵,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声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下船嬉戏。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箫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寥。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一字一刻。听者不敢击节,惟有点头。

虎丘中秋最为繁盛热闹。每到这一天,全城闭户,携手并肩而来。士大夫乡绅、大家妇女,以至贫民百姓,全都涂脂抹粉,鲜衣美服,重重叠叠地铺设席毡,将酒肴摆在大路中间,从千人石一直到山门,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檀板聚积如小山,樽罍似云霞般倾泻,远远望去,犹如成群的大雁栖落在平坦的沙滩,彩霞铺满江面,电闪雷鸣,无法具体描绘它的形状。 刚开始陈设席位时,唱歌的人成百上千,声音如团聚在一起的蚊子,没法分辨识认。等到分队安排,争相以歌喉比高低;雅乐和俗乐各各陈献后,美和丑自然区别开了。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而已。一会儿,明月升到天空,月光照在石上犹如洁白的绢绸,所有粗俗的歌乐,不再发出声响,跟随着唱和的,只有三四个人。一支箫,一寸管,一人慢慢地打着歌板唱着,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嘹亮,使听的人深受感动。等到夜深,月亮西斜,树影散乱,于是连箫板也不用,一个人登场,四围的人屏住声息,声音如细而直上的毛发,响彻云端,每吐一字,几乎拖长达一刻之久,飞鸟听了为之回翔盘旋,壮士听了感动得流下眼泪。